2010年03月0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升级,就意味着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启之良策培训机构总经理 冯启

  

  我们常常把企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管理——职业化管理。在企业每一个节点进行升级的时候,常常是企业即将快速发展的起航期,个别调整和升级迅速得很快迎来了井喷现象。也许有人会问,真的那么神吗?让我们还是看看三个阶段的特征和区别吧!

  人性化管理时代,企业处于作坊式的初级积累阶段,各种决策以眼前生存利益为主,更多决策都是老板的随机决策,常常带有很多的个人主观的浓厚色彩。因此诞生了很多个性化很强的企业,有的凭借江湖义气起家,有的依靠家族团结迅速发达,有的靠同甘共苦,利益均摊而壮大。这里所说的人性化管理,更多的是没有太多约束,有太多个人色彩,甚至很偏激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操作企业的发展。当这种管理模式日趋约束企业发展的时候,升级就迫在眉睫。比如组织愈来愈大,分工越来越细,更多元老无法跟上发展,特权越来越多,企业越来越乱。经过几番阵痛,升级就不可避免。

  制度化管理时代,企业为了减少更多的人情把控的尴尬和弊端,建立了整套严密的管理制度,该上墙的上墙,该细化的细化。于是各种矛盾不断激化,一部分企业最终把制度变成了摆设,最终一直在原地徘徊和随机性的人性化时代没有两样。而有的企业以“制度第一,总经理第二”为决心,严格贯彻相关制度,逐渐地形成了规范的企业流程和部门分工,以层级和职能为依据建起的部门制度,成了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驱动力。当企业迷恋于各种制度时,各种强力贯彻制度本身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比如制度常常有盲区,有些人为了钻制度的空子,而缺少制度约束,陷入不断修正制度的怪圈之中;有些制度本身缺乏弹性,造成企业文化冷漠,影响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队伍的稳定;造成管理人员缺少创造性和能动性,凡是依赖制度说话,慢慢队伍的创造力大大降低。

  职业化时代的特征是,它不但具备了相对前瞻和动态的制度体系,但不是僵硬地去依靠制度来维系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而是更多依靠管理层的能力、情商、威望和职位权限并参照制度精神来弹性管理,既不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也不违背制度精神,赋予制度本身以人为的活性。于是领导和员工的权限会更具体,流程会更为清晰,管理会更为全面生动,既有人的灵魂,也有制度带来的规范,同时人不能超越制度本身,又有灵活驾驭的空间。这才是企业管理日趋成熟的最佳境界。

  目前,我们所操盘项目的企业,就是正处于向制度化时代过渡的阶段,各种制度不断被起草制定和修正完善。制度在企业管理中,逐渐开始发挥作用,管理层也在尽可能地发挥制度的作用,降低员工对管理的抵触情绪。尽管管理中,依然有抱残守旧、拒不执行、暴力威胁、不断上访、打抱不平等情况的出现,但制度权重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员工和元老的情绪会趋于逐渐平静的态势。毕竟大家会意识到这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由此我可以断言,我们会迎来一个新的升级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