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6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印花税票收藏热点渐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有志于印花税票集藏和投资朋友,不妨关心新中国的印花税票,尤其是价格在200元下方的成套品种更需要重点关注。

  200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家税务总局发行了两套新印花税票,名称分别是《牡丹呈祥》和《中国古代圣贤故事》,每套均为九枚。因设计出挑、图案精美,而获得了不少藏家的交口称赞。其中《中国古代圣贤故事》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范曾的作品,而《牡丹呈祥》则是岭南画派十大名家之一的周彦生力作。有趣的是,印花税票也同当今的邮票一样,在发行普通形式的版张外,还有小版张、小全张和小本票,令人感受到无穷的收藏乐趣。

  由于我国发行的第四套税票图案选题严肃、设计精美、观赏性高,因此对于税票收藏界而言,不啻是个大震动,加之发行量的控制以及收藏性的提升,更加令本来冷清的税票收藏活动,一下子出现急剧升温的现象。近两年来,随着后继各种特种税票的相继面世,税票收藏的群体正在逐年扩张,并摆脱了过去中国税票界乏人收集的冷清局面。

  

  集藏市场表现不俗

  

  由于特种印花税票的出现,使得过去被收藏者看淡的这一板块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加上这些印花税票的图案精美、印制上乘,而小全张等套数版式更是限量发行,近年来已吸引了大量收集者的眼球,印花税票也由此成为了近10年中收藏领域的一个新宠。从市场价格看,虽然新品种因存在着消化阶段,目前的升值效应并不明显,但是清代、民国、解放区和建国初期的印花税票却已经表现出非常好的升值前景。在过去短短的10年时间里,不少品种的价格出现了大幅飙升表现。如2009年11月10日中国嘉德拍出一件清代纽约版印花税票三枚全横四连,带有上边纸及版铭(另加盖“SPECIMAN”并打孔),成交价为4256元,这个价格要比拍卖前的1000元估价高出3倍。应该看到,这些年来新中国发行的印花税票热点更加突出,如1950年发行的《旗球图》(新疆第一版)5枚套价格在2000年仅10元左右,但2004年却上涨到30元,目前更是扬升到200多元的价位,而1949年发行的6枚成套《耕牛图》(宜昌版)价格在2004年底就高达6000元,目前市场上极难看到,估计价格上涨至万元上方已无疑问。

  由于一些嗅觉灵敏的投资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介入印花税票,且当时大量的印花税票价格十分便宜,随着2002年开始印花税票收藏群体的日益膨胀,大量早期印花税票价格明显上扬。笔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集邮时,一套低档的民国税票价格不足1元钱,但现在这些印花税票的价格也已上涨到20~100元,形成了几十倍乃至数百倍的涨幅。如此,这些早期介入者已掘到了人生财富的第一桶金,且印花税票也是新世纪前十年中,票证类藏品涨幅的佼佼者。

  

  辨伪需讲究技巧

  

  根据当前的印花税票市场情况分析,一些清代、民国和解放区的印花税票价格已很高,个别品种不仅市价高,而且因难见真容而增大了收集的难度,但这个板块却是重要的投资对象,目前价格在2000元上方的品种需要重点留意。至于国家税务总局从2001年开始发行的特种印花税票,其中的特殊版式则是个潜力板块,虽然近期仍需通过集藏沉淀来加以消化,但再过个3~5年之后,相信其投资价值将会慢慢体现。不过,目前这个板块的价格快速攀升时机尚不成熟,特别是投资者千万不要拔苗助长般地非理性炒作,否则其极可能会步上个世纪末田村卡爆炒后一蹶不振惨跌的后尘。

  需要提醒集藏者和投资者的是,印花税票同样存在赝品和伪品,收集或投资时最好先提高印花税票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形同印花税票的“花纸头”应该坚决抛弃,而对于那些加盖改值的印花税票,就必须重点考虑赝品的可能性,因为近年来不少加盖品种的赝品层出不穷,作伪手法也日趋高明,稍不留意就会上当受骗。因此对于加盖改值的印花税票,不应拘泥于税票本身的真伪,而应该从加盖的字体、油墨、色泽等方面进行判别,至少这类加盖改值的印花税票,几乎都是用原票作伪的,如果连原票都是伪造的,那这类假票被戳穿的概率就非常大了。

  笔者认为,有志于印花税票集藏和投资朋友,不妨关心新中国的印花税票,尤其是价格在200元下方的成套品种更需要重点关注。毕竟随着国家税务总局重视印花税票的集藏,印花税票极可能在未来10年间形成集藏热点,而其能够参加正规的国际邮展现象,将在今后奠定印花税票的市场重要地位,这一点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在许多人没有感悟到这种中长线的机遇之时,捷足先登者往往会成为后市投资市场制胜的大赢家。

  (摘自《理财周刊》 刘文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