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5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地奥获“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何沙洲

  

  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周年之际,为弘扬先进,进一步调动产学研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部对为基地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了表彰。地奥集团荣获“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周年优秀单位”称号。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社会对地奥集团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建设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地奥集团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现代中药研发力度,努力为把地奥药业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作出新的贡献。

  

  科技促中药行业发展

  

  中国中药是一个大产业,但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长期以来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却基本无份额,中药出口不到10%,中国中医药企业在世界上也无任何地位。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传统中药科技含量不够。

  为此,自1999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共批准了20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专家组组长张伯礼院士在科技部组织召开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周年总结大会”说,自1999年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中药及相关产业产值近6300亿元,2009年有望70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15年,包括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保健品、中药食品、中药化妆品、中药兽药以及中药加工装备制造业等在内的大中药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呈现新型产业的显著特征。

  毋庸置疑,传统的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只能走现代化科技产业这条路。

  

  四大体系促地奥科技创新

  

  那么,如何让这个曾经光彩夺目的“国粹”再铸辉煌?地奥集团负责人表示,自从我国加入WTO后,中国药企面对的是国际药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竞争,面对的是如何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拥有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的难题。作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第一批示范企业的地奥,其做法是全方位建立中药现代化体系,全力推动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据了解,地奥集团在在中药现代化方面建立了四大体系。

  一是建立了现代化科研体系。地奥集团建有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微生物药物、药物制剂等国内一流的研究室,建有国家天然药物、药物筛选、安全检测、分析测试等国内一流的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用房达两万平方米,设备条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每年投入科研经费8000万元。巨资投入背后,换来的是自主创新的累累硕果,地奥已申请100余项自主创新专利,8项PCT 国际专利,已有30项自主创新专利获国家授权。而且,国家天然药物工程中心建立了成熟的规模化生产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皂甙、黄酮、生物碱类的配套生产线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形成了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药物筛选中心每年可以筛选10万~15万个样品,使地奥寻找新药有了“眼睛”,解决了发现原创新药的瓶颈。

  二是建立了现代化原药种植体系。地奥按照GAP标准,在四川、河南、云南建立了大规模的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计划建立10万亩种植基地。

  三是建立了现代化生产体系。其中,实现了中药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地奥集团投入巨额资金,先后对中药注射剂车间及其前处理、中药固体制剂车间进行改造,并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建立了稳定、可控的生产质量保障体系,保证集团的中药生产的质量稳定。集团中药注射剂前处理及制剂车间、中药固体制剂等车间全部通过了国家的GMP认证检查,获得了GMP认证证书。同时,实现了中药生产技术现代化,地奥集团依靠雄厚的科技力量,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纯化的规模化生产方面,采用先进的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色谱技术、膜分离技术、喷雾干燥技术、一步造粒技术等现代化的手段,生产工艺水平位居国内天然药物生产的先进行列。

  四是建立了现代化质检体系。地奥集团质检部门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先进的设备、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确保了地奥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其中,中药药品无菌检测和微生物限度检测洁净室采用国内先进的装配式洁净室,洁净级别分别达到局部100级和整体1000级。

  成都地奥集团董事长、总裁李伯刚说:“地奥靠科技起家,同样要靠科技发展。科技发展关键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第一法宝。”而地奥创建的四大中药现代化体系,支撑起了企业科技创新优势,有力地促进了中药现代产业化基地建设,实现了中药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促进四川中药产业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