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拉兄弟一把(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赵晏彪

  

  1996年4月,汪海在赶往深圳参加股票挂牌上市的前几天,他作为全国胶鞋协会的理事长,在泉州主持召开全国胶鞋协会的年会。会上,有一个人一直在关注着汪海的行踪。这人就是成都红旗橡胶厂钟厂长。终于,在晚饭前的一个空当,钟定军将汪海堵在了房间里。

  “汪总,您是行业老大,可得拉我这个小兄弟一把呀。”钟厂长虽然年龄不大,也是制鞋界的知名人物,他了解汪海的脾气禀性,知道汪海凡事喜欢直来直去,因此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我现在急需您的支持。”

  汪海边喝茶边问道:“你想让我怎么支持你?”

  “任何形式都行,只要对双星和红旗厂有利就可以干。”

  他见汪海沉默不语,便拿出自己的激将法:“你不是说要开发大西南吗?这是一个好机会呀。”

  汪海笑了,“你先谈谈你们厂的情况吧。”钟定军见汪海没拒绝,就把厂子的困境讲给他听。

  红旗橡胶厂几十年没创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甩了出去,落到了年年亏损的地步。上级部门为了救活这个厂想尽了办法,两年前把台湾波奇鞋业公司老板请到了成都。波奇是台湾鞋业新崛起的一匹黑马,很有市场经验的老板,也看好了红旗厂所处的战略位置。只要将“红旗”这个成都最大的制鞋厂启动起来,就能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站稳脚跟。这是相当好的一步棋。

  波奇注入资金和红旗橡胶厂合资。波奇的老板也口出豪言:“3个月内救活红旗橡胶厂,达到正常的生产规模。”

  但是,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不同体制、不同观念强烈的碰撞,刚刚合资时萌发的那点热烈气氛很快就消失了。红旗橡胶厂只热闹了几个月,再次进入休克状态。到1996年初,已经累计亏损1000万元,账上可支配的资金只有几千元,1600名员工已经几个月没开资了,公司随时可能倒闭……

  听着介绍,汪海在不停地思索和判断。他承认波奇的老板很有战略眼光,看准了四川这个潜在的大市场,只是他没有将这个厂救活,是个很大的遗憾。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双星是行业老大,自己又是全国胶鞋协会的理事长,既然如此,就要肩负起行业责任,汪海决定用双星的文化来激活“红旗”这只休克鱼。

  (下期刊登“拉兄弟一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