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百万千瓦级煤电一体化项目首获国优金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新集公司板集电厂践行新发展理念助推高质量发展

  ■ 米君龙 崔雷雷

  12月8日,“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新集公司板集煤电一体化工程被授予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是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方面设立最早、规格最高的国家级奖项,板集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清洁高效机组工程作为煤电一体化坑口电厂的突出代表,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秉承“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精神,并最终荣获“国优金奖”,该项目是国家煤电联营第一批重点推进项目。

  党建引领强基固本

  板集电厂在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建工作,始终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加油干”。

  板集电厂党委直面国家能源改革新形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发挥党员占比高、学历高、综合素质高的优势,突出行业特色、创新党建工作载体、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生产经营显著提升。以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为目标,把创一流发电企业、创最佳经济效益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创新发展铸就经典

  板集电厂是新集公司控股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煤电联营坑口电厂项目,是新集公司产业结构调整、抵御市场风险的重要举措。板集电厂依托煤电联营政策,充分发挥坑口电厂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催化了14项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建设质量优良,机组能耗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均全国领先。一期项目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于2016年10月建成投产。回眸几年来走过的岁月,无论是基建期的精益求精,还是投产后的精细管理,板集电厂人交出的都是让整个行业都侧目的答卷。

  一组数据,最能说明建设期的斐然成就。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零事故,实现本质安全。项目22个月建成投产,工期全国最短。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系统简单、备用减少、高效环保”的设计原则,通过优化设计和技术创新等措施,大幅降低了工程造价,实际动态投资仅为52.43亿元,实现单位千瓦造价全国最低(单位造价2621元/千瓦)。机组发电标煤耗262.5克/千瓦时,综合指标全国领先。先后荣获了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国家安装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项——“中国安装之星”,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项——“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20项。2019年6月板集煤电一体化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列为国家第一批煤电联营重点推进项目。

  2号机组创造了全国百万千万级机组168小时后不间断连续运行148天的最长纪录,1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运行超过1100天“零非停”,创国内百万千瓦级机组“零非停”最长天数纪录,达到国内大容量机组运行管理最好水平。

  同时,该厂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一期工程环保总投资7.86亿元,同步配套建设脱硫、脱硝、湿式除尘器、废水处理综合利用系统等环保设施,是安徽省内首个同步建设湿式除尘实现超低排放、全负荷脱硝、脱硫废水提纯实现废水零排放、取消灰场实现固废综合利用一体化、采用管状皮带输煤技术实现无尘输煤、全厂噪音模块化治理的项目。与排污许可相比,投产三年累计减少氮氧化物排放7899吨、二氧化硫排放9316吨、烟尘颗粒物排放2959吨,2017年被评为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

  精细管理创最佳效益

  当全国多数火电企业深陷发展瓶颈之时,板集电厂却逆势而上,用亮丽的数字,为火电企业正名。

  该厂充分发挥煤电联营和坑口电厂优势,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运作,投产三年来,在电力市场竞争日趋剧烈的情况下,累计发电突破300亿千瓦时,利润超12亿元。其中,2019年1至9月份发电82亿千瓦时,实现利润4.46亿元。

  坚持创新营销,积极开拓电力市场。2016年投产后,适逢国家电力改革,逐步开放直供电交易市场。基于对电力市场的精心分析,该厂首次创新地开展了由发电企业组织进行的直供电交易电量的招标,并成功签订三年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意向书,意向电量达204亿千瓦时。并且,在电力交易市场上,积极努力争取集中交易电量、抽水电量、跨省交易等电量,电力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2018年,板集电厂营业收入占比新集公司销售收入的35%,利润占合并报表后的41%,初步形成煤电互保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板集电厂的成功经验模式,为解决煤炭供需矛盾,增强煤炭和电力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推动煤炭、电力产业协同发展和市场化一体运作提供了范本,为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