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6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剑指戈壁再扬威 铁骑鏖战竞风采 ———中国兵器江麓集团装备参赛“国际军事比赛 -2022”保障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4-1 1.jpg

夜幕下的江麓保障队。

      ■ 王泽芬 叶陆辉/文  叶陆辉/图 


    “86A步战车出击!‘苏沃洛夫突击’单车赛 中国车组取得首轮第一!”

    “中国车组再夺第一!创下最好成绩!”

    “三传捷报,中国车组包揽‘前三’!”

    “‘苏沃洛夫突击’项目圆满收官,86A步战车助力中国创‘苏突’接力赛历史最好战绩!”……

    自8月14日以来,在“国际军事比赛-2022”中国库尔勒赛区,狂风呼啸,铁甲轰鸣,中国兵器江麓集团研制生产的86A履带式步兵战车第7次亮剑“苏沃洛夫突击”项目,以全程零失误、零罚时、靶标全命中、比赛用时最少的出色表现,助力中国车组赢得“苏沃洛夫突击”接力赛第一名和总成绩冠军,并创造接力赛历史最好战绩。这也是江麓战车第5次助力中国车组夺得该项目冠军。

    一次次刷新记录、精彩亮相的背后,是一支技术保障团队为这些装备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他们就是江麓集团保障队,凭借专业精湛的技术、严谨认真的态度、热诚细致的服务,助力中国车组在国际赛场上跑出“中国速度”,赛出“中国精度”。


夺冠路上没有局外人

人人都是得分手


    茫茫戈壁,铁甲驰骋;黄沙漫卷,炮声震天。

    “苏沃洛夫突击”项目比赛场地位于新疆库尔勒戈壁滩内,这里风沙肆虐,水资源极度匮乏,温度高达40℃。恶劣环境下,如何保证保障任务顺利开展,成了所有保障队员首先要克服的困难。保障队员们靠着防暑药物和盐水、“错峰”作业,在翻滚的热浪中坚守初心。“对于我们装备保障人员来说,赛场就是战场!”高强度的训练、比赛,对装备极限的挑战,无疑加大了装备保障的难度。

    “夺冠路上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得分手。”技术负责人廖德钦介绍道,保障队给每个装备量身定做了一份“体检”表格,对底盘、电气、通信等各个部件进行精细的检查,第一时间掌握装备和技术状态,第一时间提出维护保养的建议,确保任何隐患不过夜,不带故障出车。

    7月28日傍晚,一天的训练接近尾声,为了配合部队进行训练,保障人员已是一身臭汗,都想回去洗个澡好好休息下。此时,保障队突然接到驾驶员电话,发现一台装备的扭力轴断了,断裂的位置在车体的底夹板,十分隐蔽。保障队员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做到最好,绝不给公司丢脸,绝不给装备参赛留一丝隐患。为确保其他车辆万无一失,保障队员决定当晚对48台装备车辆的扭力轴全部进行摸排更换。王伟、马伟、陆腾波、曹万华、戴浩川等不顾疲惫,抖擞精神,放弃休息,奔赴不同的装备现场。一台车12根扭力轴、48辆装备、576根扭力轴,距离下一次交车时间不到24小时,这是对他们团队协作、专业技术的一次重大考验,就连负责电气维修的陈勇、汤相铿也加入了“战场”。漫天星光、灯光廖落,停车场没有维修地槽,就在车体下方挖一个沙坑,人下到坑里进行操作;没有吊车和转运车,就靠人工搬运;没有灯光,就打强光手电上。更换零部件、加注润滑脂、紧固密封、检查调试……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任务完成,这时的他们已经近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休息……这样类似的突击抢修只是保障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在酷热的环境和巨大的压力下,江麓保障队员全力以赴、有求必应,针对训练中出现的装备问题,部队选手提出的需求,提供“保姆式”检修服务,只为坚守那份初心和使命。保障队自4月底第一天踏上库尔勒戈壁起就投入到战斗状态,100多个日夜,保障人员连续作战。在每天长达十七八个小时的工作中,保障队全程跟踪保障装备训练,每天晚上还要对当天工作复盘,分析总结经验,并对装备车辆维护保养。在跟训期间,保障队为参赛选手开展车辆结构、车辆驾驶以及维修保养等内容的介绍培训,以及通讯、射击、操控等实车讲解,为全面提高部队自主维护保养能力、为后续装备车辆与中国队员的协同磨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保障时不分中国外国

优质保障彰显“中国精神”


    不论是中国车队的参赛装备出了故障,还是外国车组的参赛装备出了故障,保障队立即在第一时间抢修,并在第一时间抢修好,不分彼此,不分国籍,一视同仁,彰显出大国风度,传递着中国精神。

    8月17日下午2点,保障外军车辆人员通报俄罗斯参赛车辆因在通过崖壁比赛项目时发生猛烈碰撞,导致减震器断裂,销轴被牢牢卡死在车销孔内。保障队长叶陆辉收到消息,第一时间召集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决定采用人力锤销来达到退销又不损坏车体的办法。负责行动、动力部分的马伟、蔡亚敏、刘峰一行耗时4个小时的人力操作仍无法退销。到了晚上7点,天色慢慢暗了下来,看到指挥中心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响起时,叶陆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陷入僵局时,廖德钦提出第二个退销方案,通过加热软化销孔并在内部电焊楔块,采用外锤内拉方式退销。当冷水浇灌在加热的销轴上进行降温时,高温水蒸气迎面而来,车体内部曹郴的脸上与脖子像被烫伤一般的红,却没有丝毫动摇,车体外部王伟、黄剑锋等人用大锤进行捶打,伴随着焊接声、捶打声与机器轰鸣声,直到晚上12点,最终将断裂销轴成功退出,这时的保障队员们个个“脸红脖子粗”,手掌虎口也裂了不少口子,但是他们脸上却挂满了欣慰的笑容。

    训练初期,参赛队伍还未完全掌握驾驶参赛装备的经验,在驾驶装备行驶反坦克壕时速度过快,多辆装备摔入反坦克壕,导致装备发动机受到撞击、车体变形,训练装备的受损给迫在眉梢的训练带来棘手的难题。在简陋的停车场内,没有空调、没有风扇,负责焊接的李力、黄剑锋穿着厚厚的焊接服,蜷着身子蹲守在车体内,在白炽的焊光中一点一滴修复受损装备。“大块头”平衡轴难以安装又厚重,维修现场没有吊车,只能靠着肩扛人挑,很难想象,他们究竟留了多少汗水。酷暑下的库尔勒太阳正烈,白晃晃的阳光照在白茫茫的戈壁砂砾上,刺得让人睁不开眼。热浪夹杂着风沙袭来,只能靠喝大量的水来补充身体水分,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衣服,在汗渍和细沙的涂抹下变厚。虽然身体时刻提醒他们需要休息,但任务一直催促着他们不断前行。以往要一个月的维修过程保障,队员们争分夺秒仅用一周完成维修,直到检查确定装备的可靠性后,他们才安心睡上一个好觉。

    大漠的天气就像战场,“无情”又犀利,一面是暴热酷晒,一面是飞沙走石。“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公司保障队员们时刻牢记兵工人的使命,信守承诺,以优质、高效、热忱的保障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参赛队伍的一致称赞。


不分前方后方

厉兵秣马齐参战


    自接到装备保障任务后,江麓集团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挑选14名精兵强将,组成一支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参赛专项保障队,为装备车辆进行维护保养,指导部队战士熟练驾驶车辆、维护使用车辆。同时,公司后方组建了涵盖技术研发、零部件采购、质量检验、生产制造、维修服务等方面的专项保障小组,保障零部件生产、采购、供应、运输,实现闭环服务,为保障任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春节后公司派出业务骨干前往装备驻地对接保障任务需求,通过认真研究装备性能和比赛项目,对比中俄参赛装备差异,针对性制定了《装备保障工作计划》《装备技术整治方案》《装备技术整治细则》和《装备验收标准》,为参赛装备技术保障打下扎实基础。

    针对本次保障任务重、时间紧、零部件产品生产周期长、批量大等特点,公司在科研生产任务与保障任务高度交叉过程中,举全厂之力,特事特办,在“苏沃洛夫突击”国际军事比赛在即,加班加点列清单、打包装箱、开合格证、联系运输车辆,分批次将几百项、上万件、总计价值上千万元的零配件及时发运出去,有力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战鼓催征,沙场砺剑。江麓保障队在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这期间,他们不仅攻克了“保障关”,也克服了“环境关”,还默默承受着“心理关”。他们是父母,是伴侣,也是儿女,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只为扛起肩上的责任,这就是兵工人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融进血液里的使命感。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在戈壁荒漠上奏响了一曲曲保障爱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