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近日,笔者来到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汉姜村,只见一片金色的稻田里,收割机具一字排开,收割着沉甸甸的稻穗。金秋时节,正是农村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成都市却遭遇了新冠疫情突袭。红光街道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稻谷抢收,稳住农业基本盘,严把农忙生产指导关、质量关、防控关,做到防疫、抢收两手抓、两不误。
帮助全覆盖,确保抢收颗粒归仓。红光街道共有5个农业村、32个社,耕地面积约5000余亩,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小麦、大豆、蔬菜为主,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1600亩、玉米种植面积624亩。为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指导思想,他们运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村务宣传栏,发放宣传单,发动村民做好秋收抢收工作。街道成立了秋季抢收抢种工作专班,组织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产技术指导30余次,出动宣传车辆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推送秋收天气信息30余条。确保科学、严谨、高效开展秋季抢收工作,开办了村、合作社干部参加的农业农村工作培训班5次,组织1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秋收生产。在全面掌握农业村、合作社的水稻成熟情况后,科学调配收割机等农机具12台进行收割,保证了“成熟一批、收割一批”,缩短了抢收时间,提升了抢收效率,确保了粮食颗粒归仓。
疫情严防控,确保机械下田作业。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街道及时协调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保证作业机械、配套车辆畅行,加强收割人员排查登记报备、定时对机具、车辆停靠场所消杀,按时对生产务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分区域、分时节,点对点有序下田、分时下田、分散劳作,做到人员不聚集,街道充分利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抖音、村级喇叭等,有针对性地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政策措施解读、秋收形势、气象信息和农业机具规范使用等,保证了各种机具在秋收作业期间不违章、不超载、不“带病”工作,确保粮食抢收安全、有序、规范进行。截至目前,已收割秋粮700余亩350余吨、玉米620余亩360余吨。
支持多方面,确保秋种应种尽种。“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全力抓好秋种工作,对夺取明年粮油丰收、实现全年农业生产目标、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街道组织20余名农技服务人员,深入到各个农业村、合作社开展零距离技术服务,指导农民做好药剂拌种、配方施肥等科学播种技术,并抓住有利时机,抢播抢种,提高播种质量。一是加强服务指导。充分利用微信、QQ、短信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印发资料、开办技术培训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农技人员、土专家等20余人次将晚秋生产技术和优新品种信息送到各村各户;二是加强问题解决。针对播种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狠抓关键性措施和抗灾应变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好大面积农业生产技术的指导工作;三是加强市场管理。做好各村、合作社种子、肥料、农药、薄膜的需求预测,提前搞好调剂调运计划,确保农资供应;四是加强执法监督。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加大打击售假力度和护农保种行政执法,全力净化辖区农资市场,为秋种秋播奠定了良好基础;五是加强政策宣传。采用村民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全民抖音号、村头大喇叭、村社宣传栏和道口横幅的方式,加大对“非农化”“非粮化”的政策宣传,确保村、社种播面积不减少。(周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