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工信部:三方面为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蕊  


    9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主题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在发布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总体态势持续向好。数字化转型基础不断夯实。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及应用创新全球领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

    在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带动下,相关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王建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代表了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集中体现,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是工信部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任务,不仅为企业进行创新实践开辟了新赛道,也为评价转型成果提供了新标杆。”王建伟说。

    工信部有关平台数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制造业企业实现平台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的比例分别达到9.5%、6.6%、39.5%和10.8%。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成效比较显著。

    王建伟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近年来,围绕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工信部重点部署了7个方向,包括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新型智能产品等,均为市场价值大、发展潜力深、示范效应强的代表性、引领性领域。

    “下一步,我们将以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抓手,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模式和商业范式深刻变革,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新活力。”王建伟说。

    一是抓示范。持续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征集等活动,着力培育一批面向行业场景的新模式新业态解决方案。

    二是抓标准。聚焦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业互联网、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仿真等重点领域,加快新模式应用实施指南类标准的研制和推广。

    三是抓生态。开展面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应用宣贯培训,凝聚行业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加快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落地推广,打造低门槛、广覆盖、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近5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实现路径和实践成果,有力地促进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方面,我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突破一批关键领域产业化短板,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培育200余个公共服务平台,在试验验证、检测认证、人才实训等方面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将工业互联网写入国际标准,推动发布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融合新技术应用步伐不断加快。

    在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方面,我国培育了8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遴选381个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工业互联网日渐深入万企千园、加速赋能千行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