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兰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要把企业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
今年以来,北重集团进一步深化“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实践活动,始终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中心不偏离,以“党建+”为载体,创建党建特色品牌,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
走进北重集团,随处可见“红色”印记。
车间里“党员示范岗”的牌子也十分醒目,办公楼内党建文化元素鲜活、气息浓郁。
把临时支部建立在艰苦的地方
装备产品是“主战场”,撑起了北重集团发展的半壁江山。作为“压舱石”的防务事业部把握发展大势,坚决扛起履行好强军首责重大政治责任。
防务事业部党委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围绕事业部“首季开门红”和年度中心任务目标,探寻着力构建体系化党建工作新模式的方法和路径,确保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事业部高质量发展。
“五一”期间,由防务事业部装备机电公司301车间党支部书记带队,派驻四川绵阳的10人攻关突击队成员克服疫情不稳定、环境艰苦、人员不足等因素,坚守一线,进行紧张的某重点项目安装调试工作,他们发扬连续作战、攻坚克难的精神,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和汗水,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攻关突击队”共有四名党员。在安装现场,他们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事,更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
安装过程中有许多环节是需要反复拆装调试的,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通力合作,反复核对尺寸。
301车间党支部书记王磊永远冲最前面。他说;“虽然是第一次承接这么大型的设备安装工作,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它完成好。”
设备在一米多深的地坑内安装,空间狭小,只能由身材小的人员钻入地坑进行作业,其余几人在上面配合。
虽然空间狭窄,但安装钳工关磊一呆就是半天,出来时他已满身泥土,浑身湿透。
党员刘继明说:“产品质量关乎企业形象,我们必须要为用户负责。”
“有我们在,请组织放心”。党员王锋补充道。话虽然简短,却激励着在场的每一名安装人员。
30多米长、1000多颗大型螺栓需要紧固,力矩达到3000N,安装队员们发扬敢于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终于啃下了这个“硬骨头”。
去年8月,公司某重点装备产品进行高原试验,保障团队把临时党支部建到昆仑山巅西大滩,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党旗飘扬在雪原,推动了项目高原试验高效完成!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个先锋战士。“冲锋在前”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基因,也是北重集团广大党员“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体现。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和生产一线飘扬
年初,北重集团特钢事业部喜讯不断,成功中标国家能源集团随州电厂、重庆电厂、浙能乐清电厂、河北建设长滩、华能达拉特电厂等多个超超临界火电项目。
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各车间生产计划。事业部党委精心组织,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为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作为攻坚战主战场的109车间,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疫情防控,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做到阵地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当笔者来到车间生产现场,每位人员都要在车间门口设置的登记处做好出入登记、测量体温。
进入厂房内,远远地就看到挤压现场员工们有序地进行生产。车间党支部切实承担起战“疫”中的职责任务,防止疫情在车间内部传播扩散。
“关键时刻党员就要冲锋在前。”面对特殊时期,车间青年党员高柄剑主动请战,加入到抗击疫情和服务生产的最前线。高柄剑主动承担起为车间各个班组休息室和卫生间的消毒以及来往人员的体温检测工作。
109车间党支部下设挤压、热处理、设备、综合四个党小组,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党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着力点,深入一线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当好员工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帮助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同时靠前指挥,加强生产统筹协调,并实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勇于争先、实现高产的积极性、创造性。
一季度,109车间实现挤压无缝钢管1023支(10552吨),挤压支数同比增长41%,提前8天完成“首季红”生产经营任务。党建融入中心工作更加深入,引领生产经营更加突出。
稳字当头,干在实处
“五一”小长假,北方股份各车间生产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制造部各生产车间科室、产品研究院、品质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等相关人员放弃休息坚守岗位,为保证2台TR50E纯电动矿用车准时下线按下“加速键”。
“从4月30日放假到5月2日我一直没回家,件没到就抓紧时间在更衣室休息,件一到立马起来干活,避免从家赶往单位耽误的时间。”年轻党员巴虎虎说道。
在北方股份,每逢攻关重点任务,党支部都成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赛场。围绕重点项目,在车间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承诺践诺”等主题实践活动,全体党员示范引领,勠力同心,保证了国内外订单全部履约。
小长假期间,从技术研发团队到装配生产一线人员,没有一名职工抱怨,大家鼓足干劲,每天晚上9:00召开碰头会,总结当天工作,现场解决问题,同时紧盯现场管理,增加现场检查频次,规避因赶进度导致质量安全等事故发生,确保生产进度平稳受控。
最终,在5月4日两台TR50E“整装待发”,启程发往海螺集团。
北方股份16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244名党员占员工总数的近30%。聚焦生产经营,全体党员立足岗位,攻坚克难,破解窄口,始终在生产一线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
其实,从生产一线到祖国海域高原,处处活跃着北重集团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
2021年,北方股份服务战线共产党员张瑞清到达西藏,来到亚洲最大的铜矿现场,为TR100矿用车进行升级改造,并为它更换最新型号的心脏——QST30发动机。
西藏巨龙项目最高海拔近5700米,对服务人员的身体和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但服务团队克服海拔高的极端困难,保证了现场矿车的正常出勤率,赢得了矿方的赞誉。
“缺氧气不缺勇气,海拔高干劲更高”是每名党员的真实写照。
服务团队住在西藏海拔3800多米的墨竹工卡县城,每天要驾车80多公里赶到工作现场,每天都要早出晚归。
这一年,西藏服务团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全年改造TR100车辆、更换QST30新型发动机20台套,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和一直认可。
战斗在雪域高原的共产党员,一次次在关键时刻接受考验、展现担当,用奉献弘扬着人民兵工精神、用行动传承着“把一切献给党”的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