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烨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其实质就是要推广BIM技术应用。BIM技术是建筑信息化的新立足点,可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显著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华北公司致力于BIM技术应用研究,确保BIM技术落地实施,发挥实效,让项目施工更具“科技范儿”。
“软硬兼施”看实效
磨刀不误砍柴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华北公司在BIM技术应用推广软件和硬件设施上做足准备功夫。设立BIM工作室,并在重点项目现场组建BIM团队,培养BIM技术骨干人才,鼓励人员考取BIM工程师,并配备鲁班系列、新中大系列、Revit、Tekla、中望CAD和大型图形工作站、移动图形工作站、无人机、3D打印机等软硬件设备,以在建项目为依托,实现BIM技术精准应用。
从2015年起,华北公司深耕BIM技术应用研究,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并多次荣获各层级BIM奖项,为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及鲁班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华北公司更是先后获得集团公司2022年BIM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中冶集团2022年度BIM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为企业实现“强基提质、效益再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落地实施“见疗效”
如果说,参赛评奖还只是“花架子”,那么项目试点应用则考验的是“真功夫”。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华北公司以曹妃甸区创业公寓项目作为BIM技术试点项目,着力实践数字化、智慧化、工业化,为项目建设降本增效,目前项目所有模型已经全部完成,利用3D打印机,现场已实现实体模型可视化交底,推动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上的深度应用实施,让BIM技术真正落地见效。
华北公司利用集团公司新中大办公管理平台、智慧工地(工地芯)与鲁班BIM平台结合应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BIM为依托,辅助算量,攻克施工重难点,推进钢结构深化设计、三维交底、三维设计,开展“BIM+”,如BIM+安全教育二维码应用、BIM+移动端现场协同管理、BIM+智慧工地等,深挖BIM创新创效,并通过BIM技术进行成果创新、3D打印的应用、BIM+无人机倾斜摄影、BIM+VR应用、BIM+安全应用等创新应用,让BIM技术真正发挥实效,收获实实在在的效益。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华北公司广泛应用BIM技术,为项目施工精准“画像”,将施工现场变为科技研发应用的“试验田”,打造智慧施工“新高地”,让工程项目“科技味儿”更浓,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高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