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换汤也换药,“草根队伍”逆袭“金牌作业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随着塔河油田的高速开发,油公司模式下的西北油田甲乙方融合发展愈发显得重要。面对承包商员工流动性大、安全技能参差不齐的实际,他们走出了自己的路。

2.jpg

●巴州德仕大修一队正在施工的TK741施工现场。石立斌/摄

  ■ 石立斌

  12月8日,在西北油田修井标准化示范井场TK741CH现场上,负责标准化示范井场建设的巴州德仕大修一队得到了油田领导、专家的一致认可,油田各采油气厂以及21家井下作业承包商到现场参观学习,下步将在全局进行推广,通过实现作业现场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全面夯实油井施工作业安全、高效根基。

  在现场,巴州德仕大修一队队长张立刚却没有像队员们那么开心,这样的工作,通过甲方严密组织,精心安排,严格按计划逐步推进,各个节点抓实抓牢,他早就有信心得到主管单位的表彰奖励。只是他在心疼,心疼他的兵。寒冷的气温下,为了不耽误生产,队员们白天抓紧施工作业,晚饭后冒着零下的温度进行标准化现场建设,看着大家冻得手脸通红,不喊苦累,严肃认真的干劲让他十分感动,亲自下厨做出热腾腾的鸡蛋面送到井场上,给大伙暖暖身子。

  外家苦练筋骨皮

  “干了两年了还是4000块的工资,不干了,回家挣2000也比这强,还不耽误我找对象。”这是2016年8月20日,前大修一队队员小秦辞职时发出的牢骚。

  近年来,随着塔河油田高速开发的迫切需要,同时也出现了修井队伍、作业员工接替不足的窘境,面对这个大事不出,小问题不断,生产发展中却又必不可少的大修队伍,2016年底,采油厂决定成立专门治理小组,研究制定出对承包商队伍管理和人员素质要求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决定由井下作业管理部(以下简称管理部)党支部书记董涛带队成立帮扶小组,以该队为重点帮扶对象,啃下硬骨头,扭转现状,打造出一支资质硬,作风优,安全高效的标杆示范队伍。

  2017年,士气低落的原大修一队在改革发展浪潮下摇摇晃晃,管理部及时与该队领导沟通交流,敞开心扉,深入对承包商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扎根塔河长远发展,该队最终决定了由单兵作战向融合发展的方向转变。5月,大修一队成功并入了巴州德仕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改名巴州德仕大修一队,队伍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公司首先针对工人薪资低、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深化机制改革,提高技术骨干、业务能手的工资奖金,业绩浮动管理,及时有效地解决了人员流动大,人才流失快的矛盾。

  接着,董涛带领管理部安全监督深入到作业施工现场各个环节,严抓现场作业中的习惯性违章和操作细节,狠抓人员素质和现场管理水平。队长张立刚带队前往向采油厂学习管理经验,

  认真学习《井下作业施工现场作业指导书》,建立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班前小会、班后总结,每天坚持1小时“夜校”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安全事故案例以及现场管理标准等,全队员工安全意识和现场管理意识不断得到提高。

  在提高了全队人员的工资,完善了员工的各项福利待遇后,他们紧紧围绕“以人为本”重新制定了规章制度,该公司安全总监张玉见带头驻扎进一线班组,从提高人员素质和现场管理水平抓起,制定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每天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岗对岗交接完成以后,班前班后及时交流,宣贯好的思想和作风,提高人员素质,定期组织学习井下作业工专业知识、安全事故案例和现场管理标准,提高全体队员安全意识和现场管理意识。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业余生活,与兄弟单位进行篮球、乒乓球联谊赛等活动,让员工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放松身心,身体得到锻炼,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内里练好一口气

  队长张立刚清楚地记着管理部书记董涛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暖身更要暖心”。要想员工整体素质提高,既要不断提高新员工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要留住老员工的心。

  今年年初,队长张立刚发现班长小吴心神不宁,见面了欲言又止,于是便单独找他聊天谈心,了解到是因为家里老人让其结婚,希望他辞职回家工作。这可是终身大事,左思后想,张立刚细致耐心的做工作,除了安排他带薪休婚假的同时,又主动帮助他联系,解决了他妻子到油田单位做后勤服务工作的要求,让两人能在一起共同经营自己的美好生活。暖心的行动温暖了队上的几十名队员,用心的爱让队员们干劲十足,再没有以往有意见就吵,闹情绪就走的现象发生了。

  大修队工作是比较脏和累的,体力活比较多,所以招工时对文化水平要求的并不高,但长时间的工作经验,让他们意识到通过文化学习会带来个人的素质提高,继而衍生整支队伍综合能力的提升。队班子主动前往采油厂学习管理经验,通过学习促使管理思路得到快速转变,将“管队伍”细化到“管事”,由“管人”转向“管服务”,进一步夯实队伍持续稳定向好发展的基础。

  2017年10月,西北油田举办第一届司钻班组技能比武大赛,借此机会,大修队主动与采油三厂沟通,邀请到管理部工程师袁键、于国龙等人举办技能培训班,深入进行专业型培训、问题型培训、自学式培训等方式,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快速提升,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

  针对队员技能等级的提升,大修队也针对性制定出相应的福利待遇,让大家享受到培训带来的福利,主动学习上进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全队员工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10月,在西北油田第一届司钻班组技能比武大赛上,大修一队成功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金牌队伍贡献多

  2019年4月,在甲乙双方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大修一队光荣获得西北油田“金牌作业队”荣誉称号,一个曾濒临解散的队伍成功转型。两年来实现了现场管理标准化、安全生产零事故、技术创新效果好等多项优异成绩,从一个低着头默默无闻干工作,成为如今西北油田工区内作业现场管理标准化的示范单位。截至2019年11月份,该队累计已上修养11口井,其中复杂大修井2口,作业合格率100%。

  3月份,在对裸眼完井处理井筒过程中,针对裸眼段极易发生坍塌情况,为避免造成井下工程事故,该队技术员杨亚忠向采油三厂管理部提出建议,可以采用旋转防喷器进行反循环作业,在处理井筒作业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增加了一定费用,却收到了可以较好预防油井修井工程事故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作业安全施工能力,大修一队主动邀请采油厂安全监督人员,持续开展井下作业专业知识、井下作业安全管理学习培训,在提高队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同时,也让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就是最大经济效益的内涵,逐步形成了大家主动在生产细节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出安全生产的创新能力。

  张丽博是队上新来不久的年轻小伙,以前在家里曾从事过机械加工工作,来队上工作两个月,他就发现由于井场地面高低不平,挖土垫平不易,额外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他就建议对桥座进行改进,通过新研制的可调式油管桥座后,可以快速地进行管杆平台的搭建,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队上及时对他进行了奖励,队伍创新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作业现场摆放的固定式探头,以前是需要装干电池,而且干电池电量不足时,固定探头经常性报警故障,更换下来的电池容易污染环境。发现问题后,他们及时联系采油三厂QHSE管理科,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技改革新,成功将电池探头改造成为充电式探头,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西北油田油公司模式运行体系下,采油三厂在持续加强承包商管理的同时,与承包商携手共进,坚守“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理念,深入对辖区内6家修井承包商细化管理,全力打造标杆队伍。各承包商队伍主动提升自身能力,从现场实际出发,分别针对现场低老坏问题、设备安装类问题、现场资料类问题、安全环保类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创新,创新管理,为采油厂井下作业各项工作任务的优质高效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以来,采油三厂通过修井作业,高质量完成了对套损井、垮塌井、落鱼井、出砂井等油井治理工作,截至12月9日,6家承包商已累计完成各类修井措施99井次,实现增油11.7万吨,为西北油田措施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